行业新闻
你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列表
消费质量报记者探访建材市场发现:防水卷材“换马甲”!“非标”贴“国标”

2022-03-31 11:30:35   

长期以来,建筑防水材料质量都是大众关注的焦点,其中沥青防水卷材是屋顶常用的建筑防水材料,其质量一直备受关注。2021年,消费质量报投诉维权中心接到15起因房屋漏水导致的质量问题投诉。2022年3·15前夕,消费质量报投诉维权中心记者对多个建材市场进行了暗访,发现部分商家销售的“非标”防水卷材居然可以贴上“国标”标识,并利用“国标检验报告”做掩护,堂而皇之地运用到了屋顶防水施工中。

调查:以次充好,“非标”这样变“国标”

屋顶防水和地下室防水采用的材料主要为沥青类防水卷材。沥青类防水卷材在市场中分为,“非标”和“国标”两种。“非标”一般特指“非国标”,即不符合国家标准生产的产品。

3月3日,记者以防水施工单位采购员的身份,走访了成都市多家建材销售市场,发现市场上部分商家存在销售“非标”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时,提供贴“国标”标识的不法行为。

这些“非标”防水卷材能通过国家标准检测吗?部分销售“非标”防水卷材的商家销售人员坦言无法通过,但可以提供“国标”防水卷材的检测报告,或者在甲方要求送检时提供“国标”样品。

西部家居装饰材料贸易中心一家防水建材店内正在销售一款标识蜀龙牌改性沥青防水卷材3mm厚10平方米的沥青类防水卷材。老板称,这款防水材料120元,国标的产品180-190元,如果购买“非标”产品可以向记者提供正规的合格证和检验报告,有了这些“配件”就可以通过工程现场的检查和检验。

采访中有商家向记者透露,“非标”贴“国标”在行业中是公开的秘密,只是部分商家在销售表达上有隐晦和直接的区分。

3月3日下午,记者在西部家居装饰材料贸易中心另一家销售一款名为西岭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商铺内随机选取了一款“非标”防水卷材。当记者询问对方能否贴“国标”时,对方告诉记者:“厂家可以提供国标标签,但是出厂肯定不敢贴,你们买了后可以自己来更换。”在应对现场检测方面,商家也极力配合,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虽然非标产品无法通过检测,但厂家可以提供合格的产品拿给你们去送检。

在成都市万贯机电城一家防水卷材专卖店内同时摆放着标识为新三亚科技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沥青类防水卷材“国标”和“非标”产品,分别执行标准为:GB 18242-2008和JC/T 1076-2008。店员告诉记者,“非标”产品价格在140元,而同规格型号的国标170多元。在被问到“非标”产品可以贴“国标”时,店员表示 购买“非标”产品贴“国标”,是可以的。

此后,记者又走访了成都市内几家建材市场发现,一些销售人员称他们所销售的“非标”防水卷材都可以贴“国标”标识,一些不能直接提供“国标”标识的商家,也会为买家提供印刷“国标”标识的商家信息。

据业内人士介绍,防水卷材要经过两道关才能进入到工程之中。第一道把关是工厂有出厂检测,对每一批次的材料,按照标准进行实验室检测;第二道把关就是现场抽样检验,防水材料送到工地后,使用前必须由监理抽检,送到当地质量检测部门,出具合格证书后,才能用到工地上去。其中,工地抽检属于抽样检查,比如1000平方米只抽1平方米进行检测。而这1平方米卷材中,有的厂商送检的是合格的国标样品,供应的却是非标产品;有的厂商甚至连合格样品也拿不出来,直接向一些不法检测机构“买”一张合格证了事。

专家:防水行业要坚持“打假保优”

近期以来,全国各地发布了大量涉及建筑防水材料的质量抽检通报,从整体上看,有25家防水企业的产品不合格,情况不容乐观。

2月24日,河北省市场监管局发布了二月份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的通告。其中,防水卷材产品检出不合格样品25批次,涉及19家防水企业。

2月初,辽宁省市场监管局通报建筑防水卷材等产品质量专项监督抽查情况中,抽查66家受检单位88批次建筑防水卷材,5家5批次产品不合格。

而陕西省市场监管局网站公布的2021年玩具等8种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中,陕西世纪中防防水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单组份I型B类911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固体含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苯不合格。

近年来,防水行业通过推进全产业链质量提升,建筑防水行业质量第一的价值导向已经形成。大型企业重视其业内声誉,质量意识强烈,其产品质量整体状况较好。但行业假冒伪劣、非标横行现象依然存在,建筑渗漏率居高不下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在防水行业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今天,依然有大量的‘非标’冒充国标,可见‘打假保优’这一行业共识仍然需要长期坚持和贯彻。”有业内专家对记者表示,对于行业来说,让企业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和“非标”产品的同时,也要唤醒消费端对防水产品的重视,让消费者知道产品的真假优劣,方能在源头肃清乱象,进而减少防水产品不合格率。

                                                                               摘自 《消费质量报》

上一篇:《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2年版)》明确 未获得许可不得从事建筑业等相关项目
下一篇:17部门联合发布如何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试点意见